梨子的回想 

吃著梨子,連皮一齊入口,口感澀澀的,若只吃果肉,則清甜可口。可是越到果心越有酸味,這令我回想到高中國文老師,他在上課時提到金聖歎,他說:

明末清初時,有一位文學評論家名叫金聖嘆,是一位率性而為,倜儻高奇,俯視一切的讀書人。

金聖嘆因為抗議主考官貪財,將孔子像搬到財神廟去,被判了死刑。在斬首示眾前,他的家人攜帶金聖嘆平日最愛吃的蓮子梨兒到刑場來為他送別。金聖嘆看見家人,神色自若的說:「蓮子心中苦,梨兒腹內酸。」他的家人一聽,忍不住嚎啕大哭,圍觀的人也都為之鼻酸而潸然淚下。

「蓮」和「憐」同音,「蓮子」的芯是苦的,金聖嘆當時即將與孩子訣別,說出他「憐」惜著孩子,心裡十分「苦」惱;「梨」和「離」同音,要「離」開孩兒腹內滿是心「酸」。「蓮子心中苦,梨兒腹內酸。」真是充滿感傷與無奈。

國文老師用吟古詩的腔調反覆吟著這一句:「蓮子心中苦,梨兒腹內酸。」神情肅穆,若有所思。全班被老師這種舉動所感染而鴉雀無聲。此後每當吃到梨子或蓮子,都會想到這則故事。

國文老師為緩和上課氣氛,突然加了一段:金聖歎說完這一句後,又說他有最重要的話要單獨向兒子當面交代,官員應允。金附在兒子耳朵滴咕了幾句,然後慷慨就義。事後家人問兒子到底金聖歎臨別交代何等大事?他兒子說,爸爸交代他:「豆干與花生米和著吃特別好吃!」。

 

好一位率性又可愛的讀書人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執友 的頭像
    執友

    心之保養廠

    執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