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即快樂  

康乃爾大學「空即快樂」理論:

一天最快樂的時光總在腦袋清空的早晨,推論人類不快樂絕非因為今天的事、而是昨日之前所有日子的累積。

 

我們約在餐廳安慰一位朋友,她本來計畫申請國外學校,出國留學,結果被那間學校拒絕了,原本九月出國計畫,突然生變!

她說她心情差,差到谷底。

 

另一位朋友A,有一個很好的建議。

「往好處想想,」A說:「因為申請沒中,妳反而可以待在國內,再過一年習慣的生活?」

她回答,愈這樣想,愈又會想到,如果可以出國,現在早就在那個夢想中的校園、快樂的進修了。

 

「那,應該這樣想,」B提出另一建議:「其實出國留學也沒多好,說不定MBA到手,還是回到原本的公司,什麼都不會變!」

她回答,這不是事實,她實在無法說服自己這一點。

 

「你看,」C沮喪的說:「要你想它爛,想其他,怎麼想都沒有用,那,還有什麼可以想?」

突然,我有靈感──

「不如,」我說:「什麼都不要想,大家帶你出去玩一天。」

這就是方法了。

 

這星期來自康乃爾大學的最新研究,研究者參考近年來自240萬名Twitter使用者所發出的5億則訊息,使用超級電腦,每日追蹤這些訊息,並自動撈出裡面一些代表情緒的關鍵字(譬如「fantastic」就是快樂的意思),結果發現,人們最常使用「快樂」的字,是在「早上」的時候。

學者發現,早上,最多人快樂。

然後,愈到下午,就愈不快樂。

到晚上,也不快樂。

 

很多人一定會認為,這一定是因為「工作」的關係,當你走出家門那一剎那起,就不快樂了,對不對?但,學者說:不對!因為,這些實驗的人到了「週末」(不必工作的那天)也呈現一樣的情形──早上比較快樂,下午不太快樂,晚上也不快樂。

 

所以,不是工作的關係,是什麼?

學者分析,是「剛起床」的關係。

當人們剛起床的時候,腦筋是處於「空白」的狀況,昨天正在苦思、苦惱、難過、解不開的俗世大事,今天早上「暫時」不在腦袋裡面了,你靠本能,從床上爬起來,一路去刷牙洗臉、穿衣服、吃早餐,這一路,腦子都是空白的。

當那些平常的煩惱一個又一個回來向大腦報到的時候,你就開始不快樂了!

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,它是在說,大部份都以為自己不快樂是因為「今天的工作」,今天還要做這個、做那個,好討厭喔!

 

但其實,真正壓在心底的不快樂,是來自於「昨天」之前、「所有日子」加起來的思維,或說,是一輩子堆積下來的好多好多好多的不滿意或壓力,讓自己不快樂。

 

我想到,另一個朋友,經常煩躁。

每次煩躁起來,就猛念「心經」。

他沒注意到的是,他念心經,總是在「晚上」。

早上,從來都不需要念心經。

所以,解除壓力,最有效的方式,或許並非尋求外力的支援--

工作煩躁,就出門走一走。

家裡煩躁,就放手。

整座城市都煩躁,就離開它。

聰明的大家,總愛去鑽牛角尖的「想」。說來說去、講來講去、想來想去,殊不知,「不想」,才是上天給的正確答案。(作者:Mr.6)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執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