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拿筆與拿鋤頭 

在一座工廠中,基礎的操作員常常自認為是「拿頭的人」(出力、流汗),而稱管理人員為「拿筆的人」(文書作業、吹冷氣)。這兩種想法隱然形成兩派別,遇到待解決的問題,雙方各持理由來推託,例如:筆對我來說千斤重,比拿頭還難….云云。 

有遠見的經理人逐漸了解,科技的發展正改變他們管理的方式。舉例來說,工作場所不再只限於某個地方。事實上,「工作」一詞逐漸與場所無關,而是人們所從事活動的代名詞。選擇工作所在地所受的限制愈來愈少,而且勞心的工作比勞力的工作更普遍。

知識和服務性勞工是目前勞動市場的主力,甚至在製造業也是如此。此外,大型企業的股票市值明顯超出帳冊上所表示的價值,顯示投資人早就確認知識資產的重要性。
 

Kleinwort Benson投顧公司的執行長摩特比(Colin Maltby)對此事的看法是:
傳統對價值的分析都是關於累積有形資源和有形資本,但是未來的價值來源與競爭能力,卻都是關於無形的、知識性的資源。在傳統的價值分析裡,就是看不到員工的知識、技術、智慧財產權、流程技術,以及顧客授權,除非這些對當時的獲利有貢獻。

人們的移動性愈來愈大,也開始了解知識和技術的價值。一言以蔽之,知識性勞工的權力基礎正在成長。這個改變在廣告、軟體和管理顧問等行業,早就顯而易見,並已將傳統的控制心態推到一個臨界點。組織必須找出新的管理架構,並藉此擁抱信任和責任的概念。然而,對許多傳統企業而言,這卻是個充滿惡意的領域。

管理學大師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說明這個議題的重要性:

(製造業)生產力的革命已經結束,因為以製造和搬運東西為主的人數愈來愈少。因此在已開發國家,經濟的優先目標就是提升知識和服務性工作的生產力。哪個國家先做到這點,就能主宰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。

杜拉克強調生產力重要性的觀點,為新的競爭下了定論。正如製造業的生產力推動了大半個二十世紀的成長,知識和服務性勞工的生產力,則會驅動未來的獲利和成長。但是,哪種型態的管理架構能夠鼓勵這種生產力的成長?此外,又該如何評量新的生產力呢?

新興的組織模式是以團隊為基礎的架構,依據這個基礎,企業將少數關鍵的經營流程組織起來。這些流程涵蓋各項工作,以及由各部門專家組成的「跨功能」(cross-functional)小組。許多組織已採用這種模式並大幅提升了生產力,展現出團隊組織模式的影響力。知識性勞工似乎特別適合這種模式,因為與他們的工作和顧客的需要更為直接相關。然而,由實例看來,要評量知識性勞工的生產力卻不是個容易處理的問題。

現有評量生產力的方法,主要是針對製造業而設計,通常以單位產出所需的人力來界定。但是如今在已開發國家,製造業雇用的人力只占三分之一弱,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中,舊的評量方式益發顯得格格不入。

以知識和資訊為基礎的經濟體,必須要有新的生產力評量方法,把重點轉移到有加值效益的工作,而不是只專注於每個勞工的產出。不過,對傳統會計系統而言,這種評量方法卻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執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